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 20世纪文学概述(一)
一、苏联文学
1.1917年至30年代初
l 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:绥拉菲莫维奇的《铁流》、富尔曼诺夫的《恰巴耶夫》、法捷耶夫的《毁灭》。
l 马雅可夫斯基: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奠基人。代表作有长诗《列宁》、《好》等。手法上在法国未来派诗人阿波利奈兆头的基础上,结合俄语音韵特点,创造了阶梯诗(楼梯诗),即把一个句子或词分行排列,以表现激越的、跳跃的强烈感情。
2.30年代-50年代初
l 阿·托尔斯泰《苦难的历程》
l 奥斯特洛夫斯基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
3.50-90年代
l “解冻文学”:苏联作家爱伦堡的小说《解冻》(1954-56)通过描写50年代初春天某工厂发生的变化,塑造了一个自私、僵化、保守的官僚主义典型形象,反映了“关心人”“爱护人”的主题,发表后产生重大影响,很快出现了一大批类似作品,包括帕斯捷尔纳克的《日瓦戈医生》、索尔仁尼琴的《伊凡·杰尼索维奇的一天》等。西方评论界把这股文学潮流称为“解冻文学”,认为小说结尾出现的“解冻”意象影射了斯大林时代的结束。“解冻文学”开启了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的途径。
l 肖洛霍夫:《一个人的遭遇》描写了战争对普通人带来的悲剧,在苏联当代文学中具有开拓意义。
l 战争题材小说:西蒙诺夫的三部曲《生者与死者》、《军人不是天生的》、《最后一个夏天》等。
l 道德题材小说:艾特玛托夫《白轮船》开启了道德探索题材文学的走向。
二、法国文学
l 罗曼·罗兰,另见专节
l 安德列·纪德:代表作《田园交响曲》、“连环小说”《伪币制造者》开了“新小说”先声。
l 莫里亚克:《给麻风病人的亲吻》
l 安德列·马尔罗:《征服者》和《人的命运》是以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题材的小说。
三、英国文学
l 高尔斯华绥:《福尔赛世家》三部曲(《有产业的人》、《骑虎》、《出租》)
l 劳伦斯:《查泰莱夫人的情人》以对性爱的艺术表现探索人性的价值,歌颂人性的复归。小说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。
l 威尔斯:现代科幻小说的鼻祖。著有《时间机器》等。
l 毛姆:成名作《时间的枷锁》。
l 戈尔丁:《蝇王》是典型的“荒岛小说”,以一群儿童流落荒岛的生存斗争,探索人类的生来就有的罪恶的本性。
四、德语国家文学
l 亨利希·曼:揭露帝国主义的三部曲:《臣仆》、《穷人》、《首脑》。
l 托马斯·曼:代表作《布登勃洛克一家》,以“一个家族的没落”为副标题,点出“崩溃”主题。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的历史趋势。
l 斯蒂芬·茨威格:反法西斯主题小说《象棋的故事》。
l 海尔曼·黑塞:《荒原狼》通过主人公哈勒身上人性与狼性的对立,曲折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普通知识分子的孤独、彷徨和苦闷。
l 雷马克:《西线无战事》通过一个班8个普通士兵在战壕中经历的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及先后死亡,揭露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。
l 布莱希特:革新的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戏剧模式,创立了“布莱希特体系”。在中国戏曲影响下,提出“陌生化效果”戏剧理论。主张摆脱情景交融状态,时刻保持清醒的理性意识,以发挥戏剧对人心灵的震撼。代表作有《伽利略传》等。
l 伯尔: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。
五、美国文学
l 欧·亨利:被称为“美国的莫泊桑”。作品以情节构思巧妙取胜。代表作有《麦琪的礼物》等。
l 杰克·伦敦:思想复杂,相信超人哲学、斗争哲学和生存竞争学说,有“美国的高尔基”之称。代表作有属于“北方故事”的短篇小说《热爱生命》,长篇小说《马丁·伊登》等。《铁蹄》是美国第一部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作品
l 厄普顿·辛克莱:属于“黑幕揭发运动”,著有《屠场》。
l 西奥多·德莱塞: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家。著有《嘉莉妹妹》、《珍妮姑娘》、“欲望三部曲”(《天才》、《金融家》、《斯多葛》)。代表作《美国的悲剧》塑造了克莱特这个利己主义者的形象。通过他的奋斗,堕落和毁灭的一生,揭示了深刻的社会意义。
l 辛克莱·刘易斯: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,著有《大街》。
l “迷惘的一代”:一次大战期间及其后由一些美国文学青年组成的松散的文学流派。他们都有相似的参战经历,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后的幻灭,传统的信仰和理想崩溃了,通过文学创作抒发自己的情感,修复受伤的自我。代表作家有海明威、帕索斯、菲茨杰拉德等。
l 辛格:犹太小说家,代表作《卢布林的魔术师》。
l 南方文艺复兴作家:福克纳、索尔·贝娄。
l 赛珍珠:1938年因其以中国为题材的小说三部曲《大地上的房子》“对中国农民史诗般的描述”而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。
1.1917年至30年代初
l 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:绥拉菲莫维奇的《铁流》、富尔曼诺夫的《恰巴耶夫》、法捷耶夫的《毁灭》。
l 马雅可夫斯基: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奠基人。代表作有长诗《列宁》、《好》等。手法上在法国未来派诗人阿波利奈兆头的基础上,结合俄语音韵特点,创造了阶梯诗(楼梯诗),即把一个句子或词分行排列,以表现激越的、跳跃的强烈感情。
2.30年代-50年代初
l 阿·托尔斯泰《苦难的历程》
l 奥斯特洛夫斯基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
3.50-90年代
l “解冻文学”:苏联作家爱伦堡的小说《解冻》(1954-56)通过描写50年代初春天某工厂发生的变化,塑造了一个自私、僵化、保守的官僚主义典型形象,反映了“关心人”“爱护人”的主题,发表后产生重大影响,很快出现了一大批类似作品,包括帕斯捷尔纳克的《日瓦戈医生》、索尔仁尼琴的《伊凡·杰尼索维奇的一天》等。西方评论界把这股文学潮流称为“解冻文学”,认为小说结尾出现的“解冻”意象影射了斯大林时代的结束。“解冻文学”开启了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的途径。
l 肖洛霍夫:《一个人的遭遇》描写了战争对普通人带来的悲剧,在苏联当代文学中具有开拓意义。
l 战争题材小说:西蒙诺夫的三部曲《生者与死者》、《军人不是天生的》、《最后一个夏天》等。
l 道德题材小说:艾特玛托夫《白轮船》开启了道德探索题材文学的走向。
二、法国文学
l 罗曼·罗兰,另见专节
l 安德列·纪德:代表作《田园交响曲》、“连环小说”《伪币制造者》开了“新小说”先声。
l 莫里亚克:《给麻风病人的亲吻》
l 安德列·马尔罗:《征服者》和《人的命运》是以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题材的小说。
三、英国文学
l 高尔斯华绥:《福尔赛世家》三部曲(《有产业的人》、《骑虎》、《出租》)
l 劳伦斯:《查泰莱夫人的情人》以对性爱的艺术表现探索人性的价值,歌颂人性的复归。小说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。
l 威尔斯:现代科幻小说的鼻祖。著有《时间机器》等。
l 毛姆:成名作《时间的枷锁》。
l 戈尔丁:《蝇王》是典型的“荒岛小说”,以一群儿童流落荒岛的生存斗争,探索人类的生来就有的罪恶的本性。
四、德语国家文学
l 亨利希·曼:揭露帝国主义的三部曲:《臣仆》、《穷人》、《首脑》。
l 托马斯·曼:代表作《布登勃洛克一家》,以“一个家族的没落”为副标题,点出“崩溃”主题。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的历史趋势。
l 斯蒂芬·茨威格:反法西斯主题小说《象棋的故事》。
l 海尔曼·黑塞:《荒原狼》通过主人公哈勒身上人性与狼性的对立,曲折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普通知识分子的孤独、彷徨和苦闷。
l 雷马克:《西线无战事》通过一个班8个普通士兵在战壕中经历的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及先后死亡,揭露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。
l 布莱希特:革新的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戏剧模式,创立了“布莱希特体系”。在中国戏曲影响下,提出“陌生化效果”戏剧理论。主张摆脱情景交融状态,时刻保持清醒的理性意识,以发挥戏剧对人心灵的震撼。代表作有《伽利略传》等。
l 伯尔: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。
五、美国文学
l 欧·亨利:被称为“美国的莫泊桑”。作品以情节构思巧妙取胜。代表作有《麦琪的礼物》等。
l 杰克·伦敦:思想复杂,相信超人哲学、斗争哲学和生存竞争学说,有“美国的高尔基”之称。代表作有属于“北方故事”的短篇小说《热爱生命》,长篇小说《马丁·伊登》等。《铁蹄》是美国第一部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作品
l 厄普顿·辛克莱:属于“黑幕揭发运动”,著有《屠场》。
l 西奥多·德莱塞: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家。著有《嘉莉妹妹》、《珍妮姑娘》、“欲望三部曲”(《天才》、《金融家》、《斯多葛》)。代表作《美国的悲剧》塑造了克莱特这个利己主义者的形象。通过他的奋斗,堕落和毁灭的一生,揭示了深刻的社会意义。
l 辛克莱·刘易斯: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,著有《大街》。
l “迷惘的一代”:一次大战期间及其后由一些美国文学青年组成的松散的文学流派。他们都有相似的参战经历,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后的幻灭,传统的信仰和理想崩溃了,通过文学创作抒发自己的情感,修复受伤的自我。代表作家有海明威、帕索斯、菲茨杰拉德等。
l 辛格:犹太小说家,代表作《卢布林的魔术师》。
l 南方文艺复兴作家:福克纳、索尔·贝娄。
l 赛珍珠:1938年因其以中国为题材的小说三部曲《大地上的房子》“对中国农民史诗般的描述”而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。
本文标签:四川小自考 历史类 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 20世纪文学概述(一)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(http://www.scxzk.net)
《四川小自考网网》免责声明:
1、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,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。
2、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。联系邮箱:812379481@qq.com
相关《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 20世纪文学概述(一)》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