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票据法试题
X
温馨提示
亲爱的学员,您好!
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票据法试题
课程代码:00257
1.票据的信用功能必然演绎出票据的( )
A.融资功能
B.支付功能
C.汇兑功能
D.抵销功能
2.属于票据特性的是( )
A.公共发行证券
B.商品证券
C.物权证券
D.设权证券
3.甲受乙的委托为乙开汇票.甲以自己的名义出票,未在票据上提及乙.则( )
A.该汇票出票人是甲
B.该汇票出票人是乙
C.该汇票出票人名义上是甲,实际上是乙
D.甲的行为属于票据代理,此汇票的责任人是乙
4.不属于票据关系的是( )
A.出票人与收款人之间的关系
B.票据付款人付款后请求持票人交还票据的关系
C.收款人与付款人之间的关系
D.背书人与被背书人之间的关系
5.属于票据权利的是( )
A.票据转让权
B.票据设质权
C.付款请求权
D.提示承兑权
6.票据法上的对价是指( )
A.票据当事人之间买卖票据的价格
B.票据基础关系中交易的价值
C.取得票据时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
D.与票据金额相等的价值
7.支票出票时金额未填写.有关说法正确的是( )
A.该支票是效力待定的票据
B.该支票因为欠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而无效
C.该支票不得转让
D.该支票虽然绝对必要记载事项有空白,但为票据法所认可
8.票据代理的形式要件中不包括( )
A.必须写明被代理人的名称
B.必须由代理人签章
C.必须表明代理的意旨
D.必须写明代理的范围
9.属于票据行为特性的是( )
A.契约性
B.文义性
C.任意性
D.连带性
10.甲杜撰"滨江开发商贸城"名义,以"滨江开发商贸城"印章签发商业承兑汇票.甲的行为构成票据法上的( )
A.伪造票据
B.变造票据
C.恶意欺诈
D.伪造印章
11.某公司签发支票时将金额写错,后纠正,并加签章说明.此支票( )
A.有效
B.无效
C.效力待定
D.银行可以不付款,但出票人有支付票款的义务
12.票据涂销与更改的区别是( )
A.涂销是涂抹、消除签章的行为,更改是变更签章以外事项的行为
B.涂销是票据债权人的行为,更改一般是票据债务人的行为
C.故意和非故意涂销都能发生涂销的后果,更改是故意行为
D.可涂销事项的范围大于可更改事项
13.构成票据绝对抗辩的事由是( )
A.票据未到期
B.票据的基础关系无效
C.持票人以欺诈方式取得票据
D.票据债务人破产
14.属于票据法上票据丧失的是( )
A.票据被持票人抛弃
B.将票据转让他人
C.票据被盗
D.票据过期
15.2009年7月20日出票的银行汇票,权利消灭时效期限为( )
A.2009年8月20日
B.2010年1月20日
C.2011年7月20日
D.2012年7月20日
16.可以成为利益偿还请求权权利人的是( )
A.票据到期时的持票人
B.因前手票据权利瑕疵而被拒绝付款的无偿取得票据的持票人
C.因票据无效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
D.承担了付款义务后要求出票人履行承兑协议的承兑人
17.甲于2009年5月5日签发支票一份给收款人乙,乙背书给丙.丙于2009年5月12日向银行提示付款,被告知系空头支票.丙行使追索权的时间最迟应在( )
A.2009年6月12日前
B.2009年11月5日前
C.2009年11月12日前
D.2010年5月5日前
18.我国票据上记载的开户银行账号属于票据的( )
A.绝对必要记载事项
B.相对必要记载事项
C.任意记载事项
D.不发生票据法上效力事项
19.我国票据法规定,附条件承兑的后果是( )
A.承兑有效
B.视为拒绝承兑
C.持票人接受的,承兑有效
D.承兑有效,但所附条件不发生票据法上效力
20.2009年4月5日,甲签发出票后3个月到期的汇票一张,收款人为乙,丙为付款人.乙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丁.2009年4月15日,丁要求丙承兑时遭拒绝.丁行使追索权的时间应在( )
A.2009年7月5日以前
B.2009年5月15日以前
C.2009年10月15日以前
D.2010年1月5日以前
21.现有一张2009年6月1日出票,付款日期为出票后2个月的汇票.该张汇票提示付款期截止于( )
A.2009年8月1日
B.2009年8月10日
C.2011年6月1日
D.2011年8月1日
22.甲在签发汇票时在票据上记载"不得转让"并签章.汇票收款人乙将汇票背书于丙,其后果为( )
A.甲的记载无效,丙享有票据权利
B.甲的记载有效,丙只能向乙主张票据权利
C.甲的记载有效,乙因违反约定而丧失票据权利
D.甲的记载有效,丙不享有票据权利
23.能引起票据关系变化的背书是( )
A.质押背书
B.委托取款背书
C.部分背书
D.空白背书
24.银行承兑汇票的到期日为2008年5月15日,持票人甲没有及时提示付款,而是于2008年5月30日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乙,其后果是( )
A.背书无效,乙不能取得票据权利
B.票据无效,甲、乙均不能享有票据权利
C.背书有效,乙只能向甲主张票据权利
D.背书有效,乙有权向全体票据债务人主张票据权利
25.属于无效票据的是( )
A.甲签发支票时笔误导致大小写金额不一致
B.甲出票时在票据上注明不担保承兑和付款
C.甲背书转让票据时注明将票据金额中的一半转让给乙
D.甲的银行账户中只有100元存款,却签发了金额为10万元的支票
26.汇票出票日为2009年8月8日,出票人未确定到期日,而是要求持票人向付款人提示承兑,由承兑人确定汇票到期日.持票人提示承兑的时间应当在( )
A.2009年8月18日之前
B.2009年9月8日之前
C.2010年2月8日之前
D.2011年8月8日之前
27.根据我国票据法,汇票保证人为2人以上的,保证责任的承担规则为( )
A.签章在先的保证人先承担保证责任
B.保证人之间承担连带责任
C.保证人平均分摊保证责任
D.保证人依约定承担责任
28.质押背书的被背书人可以( )
A.做委托收款背书
B.做转让背书
C.做质押背书
D.做空白背书
29.再追索权是指( )
A.持票人第一次追索被拒绝后向原来的被追索人又进行追索的权利
B.持票人向某一个被追索人行使权利未果,又向另一个被追索人进行追索的权利
C.被追索人在履行了自己的偿还义务后,向其前手进行追索的权利
D.被追索人在履行了自己的偿还义务后,向票据第一顺序债务人进行追索的权利
30.支票出票人签发票据时必须记载的事项是( )
A.票据金额
B.出票地
C.收款人
D.出票人签章
二、多项选择题(本大题共5小题,每小题2分,共10分)
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,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.错选、多选、少选或未选均无分.
31.票据变造可能涉及的事项有( )
A.票据金额
B.到期日
C.出票人签章
D.付款日
E.收款人名称
32.根据我国有关规定,不可以挂失止付的票据有( )
A.未记载付款人的票据
B.无法确定付款人的票据
C.未填明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
D.银行本票
E.未承兑的商业汇票
33.对追索权行使的说法正确的有( )
A.持票人应当在被拒绝付款后一个月内行使追索权
B.持票人可以向任何一个未作禁转背书的前手追索
C.持票人可以同时向两个或两个以上前手追索
D.行使追索权前必须通知被追索人
E.行使追索权必须出示票据和拒绝证明
34.根据我国票据法,持票人可以行使期前追索权的情形是( )
A.汇票被拒绝承兑
B.付款人下落不明
C.付款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
D.付款人因从事违法活动被没收财产
E.付款人涉嫌犯罪处于刑事诉讼过程中
35.我国票据法规定,本票绝对应记载事项有( )
A.收款人
B.确定的金额
C.付款地
D.付款日期
E.付款人
三、简答题(本大题共4小题,每小题5分,共20分)
36.简述票据行为文义解释原则的含义.
37.简述票据变造的特点.
38.简述承兑的法律后果.
39.与其他票据相比,支票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?
四、论述题(本大题10分)
40.票据法是如何体现交易迅捷原则的?
五、案例分析题(本大题共3小题,每小题10分,共30分)
41.案例:出票人栏中显示甲公司印章,并记载:"受乙公司委托,本公司代理出票".持票人向乙公司提示付款被乙拒绝,乙表示从未委托甲出票.持票人以甲、乙为被告向法院起诉,要求判令甲、乙连带支付票据金额.试问:
(1)如果有证据证明乙委托甲出票,甲的行为构成什么?在此情况下,票据债务人是谁?
(2)如果没有证据证明乙委托甲出票,甲的行为构成什么?在此情况下,票据债务人是谁?
(3)持票人要求判令甲、乙连带支付票据金额的主张是否有法律依据?
42.案例:一银行承兑汇票,出票人甲,收款人乙,承兑人A银行.乙欲将汇票贴
[1]
点击查看全部真题 >>
扫码登录
扫码关注“四川小自考网”微信公众号
即可查看全部内容
二维码以过期,请重新刷新
本文标签:四川小自考 历年真题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票据法试题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(http://www.scxzk.net)
⊙小编提示:添加【四川小自考网】指导老师微信,即可了解2023年四川小自考政策资讯、小自考报名入口、准考证打印入口、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、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!
(添加“四川小自考网”指导老师微信,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)
《四川小自考网网》免责声明:
1、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,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。
2、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。联系邮箱:812379481@qq.com
相关《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票据法试题》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