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库原理第一章简答题总结
第一章 数据库概论
1.人工管理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:
(1) 数据不保存在机器中
(2) 无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
(3) 只有程序的概念,没有文件的概念
(4) 数据面向程序
2.文件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:
(1) 数据可长期保存在外存的磁盘上
(2)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有了区别
(3) 文件组织已呈多样化。有索引、链接和散列文件
(4) 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的程序,可重复使用。
3.文件系统显露出三个缺陷:
(1) 数据冗余性
(2) 数据不一致性
(3) 数据联系弱
4.数据库阶段的管理方式具有以下特点:
(1) 采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
(2) 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
(3) 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
(4) 系统提供四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
(5) 对数据的操作既可以以记录为单位,又可以以数据项为单位
5.数据描述三个领域之间的关系:
从事物的特性到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,经历了三个领域:现实世界、信息世界、机器世界。
(1) 现实世界: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客观世界,称为现实世界。
(2) 信息世界: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。
(3) 机器世界:信息世界的信息在机器世界中以数据形式存储。
信息世界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有:实体、实体集、属性、实体标识符
机器世界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有:字段、记录、文件、关键码
它们的对应关系是:
在数据库中每个概念都有类型和值之区分,类型是概念的内涵,值是概念的外延
6.数据描述的两种形式:
数据描述有物理描述和逻辑描述两种形式。
物理数据描述指数据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方式,物理数据是实际存放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。
逻辑数据描述指程序员或用户用以操作的数据形式,是抽象的概念化数据。
数据管理软件的功能之一,就是要把逻辑数据转换成物理数据,以及把物理数据转换成逻辑数据。
7.物理存储介质层次:
8.数据模型的种类:
目前广泛使用的数据模型可分为两种类型:概念数据模型、结构数据模型
概念数据模型: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,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,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;
它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,是用户和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;
这一类中著名的模型是“实体联系模型”,简称“ER”模型。
结构数据模型: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;
它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,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;
这一类中的例子有层次、网状、关系、面向对象等模型。
9.结构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:
数据结构、数据操作、数据完整性约束是结构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。
数据结构:是指对实体类型和实体间联系的表达和实现
数据操作:是指对数据库的检索和更新(插、删、改)两类操作的实现
数据完整性约束:给出数据及其联系应具有的制约和依赖规则。
1.人工管理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:
(1) 数据不保存在机器中
(2) 无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
(3) 只有程序的概念,没有文件的概念
(4) 数据面向程序
2.文件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:
(1) 数据可长期保存在外存的磁盘上
(2)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有了区别
(3) 文件组织已呈多样化。有索引、链接和散列文件
(4) 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的程序,可重复使用。
3.文件系统显露出三个缺陷:
(1) 数据冗余性
(2) 数据不一致性
(3) 数据联系弱
4.数据库阶段的管理方式具有以下特点:
(1) 采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
(2) 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
(3) 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
(4) 系统提供四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
(5) 对数据的操作既可以以记录为单位,又可以以数据项为单位
5.数据描述三个领域之间的关系:
从事物的特性到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,经历了三个领域:现实世界、信息世界、机器世界。
(1) 现实世界: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客观世界,称为现实世界。
(2) 信息世界: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。
(3) 机器世界:信息世界的信息在机器世界中以数据形式存储。
信息世界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有:实体、实体集、属性、实体标识符
机器世界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有:字段、记录、文件、关键码
它们的对应关系是:
在数据库中每个概念都有类型和值之区分,类型是概念的内涵,值是概念的外延
6.数据描述的两种形式:
数据描述有物理描述和逻辑描述两种形式。
物理数据描述指数据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方式,物理数据是实际存放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。
逻辑数据描述指程序员或用户用以操作的数据形式,是抽象的概念化数据。
数据管理软件的功能之一,就是要把逻辑数据转换成物理数据,以及把物理数据转换成逻辑数据。
7.物理存储介质层次:
8.数据模型的种类:
目前广泛使用的数据模型可分为两种类型:概念数据模型、结构数据模型
概念数据模型: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,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,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;
它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,是用户和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;
这一类中著名的模型是“实体联系模型”,简称“ER”模型。
结构数据模型: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;
它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,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;
这一类中的例子有层次、网状、关系、面向对象等模型。
9.结构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:
数据结构、数据操作、数据完整性约束是结构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。
数据结构:是指对实体类型和实体间联系的表达和实现
数据操作:是指对数据库的检索和更新(插、删、改)两类操作的实现
数据完整性约束:给出数据及其联系应具有的制约和依赖规则。
14.二级数据独立性:
数据独立性是指: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,不受影响。分为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。
(1) 物理数据独立性:如果数据库的内模式要进行修改,即数据库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方法有所变化,那么模式/内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,使概念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。也就是对内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概念模式。
(2) 逻辑数据独立性:如果数据库的
[1]
本文标签:四川小自考 串讲笔记 数据库原理第一章简答题总结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(http://www.scxzk.net)
《四川小自考网网》免责声明:
1、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,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。
2、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。联系邮箱:812379481@qq.com
相关《数据库原理第一章简答题总结》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