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10月“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”资料五
第五章 青春期与青年心理卫生
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,包括自我观察、自我评价、自我体验、自我控制及自我调节等形式。
青春期自我意识的特点(简答)
1、 他们表现变得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天真和顺从,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,要按自己的意志行事,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独立生活,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,还往往自以为是。称之为“断乳期心理”。
2、 表现为对他人的评价很敏感,对成人依然把他们当小孩看尤其反感。常常为琐碎小事与家长顶撞争执,开始出现两代人之间的心理“代沟”。
3、 与渴望独立的愿望相反,刚从儿童时代过来的青少年还有依赖父母的需要。
青春期的性意识特点:(简答)
1、 他们表面上是男女之间界限分明,内心却都怀着对异性的神秘感,渴望并想像去接近对方;
2、 表面上互相回避疏远,实际上却在敏锐地注意着对方的举止言行和身体变化;
3、 表面上在异性面前拘谨、羞涩,实际上却常用爱美、爱打扮、出风头、冒险行为甚至恶作剧来招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。
论述青春期心理卫生的内容(论述)
1、 正确引导自我意识。
A、 针对青少年独立意识的发展倾向,父母应尊重他们的正确意见,经常进行双向心理交流,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,缩小“心理代沟”;
B、 在遵守学校纪律的前提下,老师应尊重青少年的独立和创造性。
2、 开展科学的性教育。要有步骤、有系统地向青少年介绍科学的性知识,让他们正确认识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本质,建立健康的两性交往关系,消除性迷惑、性心理障碍,纠正在性问题上存在的各种错误观念和做法。
3、 引导青少年正确处理人际关系。
A、 在青少年期的人际关系中,首先是与父母师长的关系,而这种关系也存在显而易见的矛盾冲突,如前面所说的“代沟现象”和“逆反心理”。父母师长既要注意青少年的不足,又要发挥他们的长处;既要帮助他们发现问题,又要协助他们解决问题。对青少年的指导要符合心理卫生原则:多奖励,少惩罚。
B、 同学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是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。父母和老师应关心他们交朋友的情况,并敏锐地发现问题,及时进行疏导。
4、 消除学习压力过大的消极影响。学习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,同样,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;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学习,不佳的心理状态会妨碍学习,这是大家非常明了的道理。因此,帮助和指导青少年处理好学习问题,也是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。
5、 注意青少年早期的心理障碍并及时予以纠正。
A、 由于青少年的独立意识、闭锁心理以及家长和老师可能出现的疏忽,有时很难觉察或确定他们是否面临严重的心理问题。
B、 只要你有理由怀疑你的孩子或学生需要进行心理状况的评估,那么就应该立刻采取行动——请求专家的帮助。
情感发展和现实的矛盾(选择/填空)
1、 心理闭锁与渴望理解的矛盾;
2、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;
3、 情绪与理智的矛盾;
4、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。
自卑也与自我有关,它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、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偏低的心理状态。
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,它表现为:(简答)
1、 挫折性自卑心理。有些人原先无明显自卑心理,由于生活道路上遭受挫折、失败,而怀疑自己的能力,萌发自卑心理。
2、 生理上的某些缺陷引起的自卑。有些青少年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,因而感到精神压力大,自怨自艾,轻视自己,不敢与人主动交往或接受友谊。
3、 认识性自卑心理。有些青年总认为自己的学业、工作、经济条件、出身、性别,甚至“处处都不如别人”,对整个自我都是消极的认识,从而导致自卑心理。
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卫生问题(选择)
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看,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满足人们的下列心理需要:
1、 获得安全感;
2、 满足归属感;
3、 提高自尊心;
4、 增强力量感;
5、 获得友谊和他人的帮助。
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,包括自我观察、自我评价、自我体验、自我控制及自我调节等形式。
青春期自我意识的特点(简答)
1、 他们表现变得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天真和顺从,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,要按自己的意志行事,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独立生活,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,还往往自以为是。称之为“断乳期心理”。
2、 表现为对他人的评价很敏感,对成人依然把他们当小孩看尤其反感。常常为琐碎小事与家长顶撞争执,开始出现两代人之间的心理“代沟”。
3、 与渴望独立的愿望相反,刚从儿童时代过来的青少年还有依赖父母的需要。
青春期的性意识特点:(简答)
1、 他们表面上是男女之间界限分明,内心却都怀着对异性的神秘感,渴望并想像去接近对方;
2、 表面上互相回避疏远,实际上却在敏锐地注意着对方的举止言行和身体变化;
3、 表面上在异性面前拘谨、羞涩,实际上却常用爱美、爱打扮、出风头、冒险行为甚至恶作剧来招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。
论述青春期心理卫生的内容(论述)
1、 正确引导自我意识。
A、 针对青少年独立意识的发展倾向,父母应尊重他们的正确意见,经常进行双向心理交流,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,缩小“心理代沟”;
B、 在遵守学校纪律的前提下,老师应尊重青少年的独立和创造性。
2、 开展科学的性教育。要有步骤、有系统地向青少年介绍科学的性知识,让他们正确认识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本质,建立健康的两性交往关系,消除性迷惑、性心理障碍,纠正在性问题上存在的各种错误观念和做法。
3、 引导青少年正确处理人际关系。
A、 在青少年期的人际关系中,首先是与父母师长的关系,而这种关系也存在显而易见的矛盾冲突,如前面所说的“代沟现象”和“逆反心理”。父母师长既要注意青少年的不足,又要发挥他们的长处;既要帮助他们发现问题,又要协助他们解决问题。对青少年的指导要符合心理卫生原则:多奖励,少惩罚。
B、 同学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是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。父母和老师应关心他们交朋友的情况,并敏锐地发现问题,及时进行疏导。
4、 消除学习压力过大的消极影响。学习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,同样,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;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学习,不佳的心理状态会妨碍学习,这是大家非常明了的道理。因此,帮助和指导青少年处理好学习问题,也是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。
5、 注意青少年早期的心理障碍并及时予以纠正。
A、 由于青少年的独立意识、闭锁心理以及家长和老师可能出现的疏忽,有时很难觉察或确定他们是否面临严重的心理问题。
B、 只要你有理由怀疑你的孩子或学生需要进行心理状况的评估,那么就应该立刻采取行动——请求专家的帮助。
情感发展和现实的矛盾(选择/填空)
1、 心理闭锁与渴望理解的矛盾;
2、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;
3、 情绪与理智的矛盾;
4、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。
自卑也与自我有关,它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、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偏低的心理状态。
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,它表现为:(简答)
1、 挫折性自卑心理。有些人原先无明显自卑心理,由于生活道路上遭受挫折、失败,而怀疑自己的能力,萌发自卑心理。
2、 生理上的某些缺陷引起的自卑。有些青少年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,因而感到精神压力大,自怨自艾,轻视自己,不敢与人主动交往或接受友谊。
3、 认识性自卑心理。有些青年总认为自己的学业、工作、经济条件、出身、性别,甚至“处处都不如别人”,对整个自我都是消极的认识,从而导致自卑心理。
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卫生问题(选择)
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看,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满足人们的下列心理需要:
1、 获得安全感;
2、 满足归属感;
3、 提高自尊心;
4、 增强力量感;
5、 获得友谊和他人的帮助。
本文标签:四川小自考 串讲笔记 2006年10月“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”资料五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(http://www.scxzk.net)
《四川小自考网网》免责声明:
1、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,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。
2、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。联系邮箱:812379481@qq.com
相关《2006年10月“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”资料五》的文章